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教育 >> 理论研究 >> 正文

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

2016年03月21日 18:40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

就业指导

   尽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尚存在着误区,最突出的就是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从理论层面看,职业生涯规划学说起始于20世纪60,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获得一定发展。国内在职业生涯教育领域出现了两个较大的流派。一派是以心理学背景为主的学院派,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注重个人人格心理完善和长远的生涯发;另一派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背景为主的实务派,侧重于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强调求职技巧,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为目标。这两派使得我国目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探讨中,人们显然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规划,其目标就是寻找最适合的职业。因此,诸多文章主要涉及的是分析就业形势、提出就业指导策略、探讨高校就业指导的软硬件建设以及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等等。从实践层面看,我国长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缺乏社会大环境的支撑,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增的情况下,全社会对此的关注自然聚焦于“就业指导”而不是“生涯规划”。2003912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科博会首届中国教育峰会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上,汪大正就用“几多几少”形象地表述了目前这种重就业指导、轻职业生涯教育的状况。“几多儿少”为:信息提供的多,观念教育的少;支招的多,解惑的少;商业性的指导多,教育性的指导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怎么办的少;企业为招聘而采取自我宣传形式的就业指导多,为履行社会责任,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少;仅在大四进行抱佛脚式的择业指导多,始终对大学生灌输就业观念的少;每年重复的招聘会指导多,深入研讨改进就业指导的少[1]。不仅整个社会大环境如此,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也不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关注的是就业率,忽视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特殊性,也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要关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需要由专业人员来从事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队伍尚未实现专业化,从负责学生工作的队伍结构来看,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生辅导员扮演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角色,教师扮演的是学业导师。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层面也被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纠偏:体现其教育特殊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教育性,即它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再者,从实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的视野出发,个体职业理想、兴趣、个性特点、职业能力与特定职业匹配理应成为个体和社会价值追求的理想目标。就是说,这里既有职业对人的一般性要求,如职业理想、态度、责任、良心、信誉等;也有特定职业的职业规范对人的特殊要求,如职业技能、纪律等;还有个体特质是否适应职业,如兴趣、爱好、能力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三者是否有效结合是能否实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关键[2]。从这个意义上说,职前的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特质并进行价值引导则是学校教育的价值意蕴。以此为出发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唤醒学生职业意识并促进其职业精神要素生成和发展的人生重要环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发挥咨询与指导的作用外,还应该起到指引与教育的作用。 

   依此为出发点,在理论上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我们就不应该把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截然分开,更不应该忽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完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生涯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规划着眼于近期的职业选择或求职问;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职业发展也是个人长期发展问题;生涯规划乃是关乎人的一生怎样度过的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利与义、生活与人生的关系,最终达成安身立命之境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是将大学生自我、学业、理想和环境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统筹安排,并融合自我评价与管理、职业判断与选择、职业发展与创新等步骤。 

三、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的设想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近期着手,引导大学生寻找适合的职业.目前大学生择业的误区主要表现为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普遍追求“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的单位。这不仅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而且不利于大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单纯以追求高薪高福利为目的“三大”与“三高”的选择,只能是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导致短期行为,尤其是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方向不符,往往会导致职业生涯失败。针对大学生的择业误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要着重引导大学生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适合的判断标准是“人职”匹配。“人”的因素涉及对自身性格、气质、理想、兴趣和道德等内在因素以及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外在因素。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工作,如演讲比赛、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主题班团会、辩论赛等,引导学生展现自己并深入、客观地了解自己,熟悉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和性格等多方面的个人情况,以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定位“职”的因素涉及社会的需求、劳动力市场变化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等因素。要达到“人职”匹配,除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外,还应有正确的职业认知与社会认知。职业认知的形成也是一个职业目标的确定过程。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选择了自己学习的专业,可通过专业学习的便利培养学生的职业定向。譬如,通过有关专业介绍的系列报告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不同就业方向的社会需求情况、发展目标、培养目标及人才素质要求等,指导学生根据个人自身条件,较为准确地把握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树立积极且实际的职业理想,慎重确立好自己初步的职业目标。任何规划的制订都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孤立存在。因此,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也非常重要。鉴于社会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让学生初步确定职业目标之,要教育与引导大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社会需求信息,解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可通过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经常地向学生传递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状况等信息,及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专业知识和技术,为应对社会发展与变化奠定扎实而广博的知识基础。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立足于发展,培养大学生的

适应能力。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职业的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与前后步骤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决定着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向[3]。这就意味着职

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活动,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它并非简单地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也不是固化的“选定终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与发展性要求我们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求职心态。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国家就业政策,以翔实的事实依据,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单位的某种岗位上干一辈子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每个人都应做好在自己的一生中转换几次职业的准备。其次,在学生中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使学生在离开正规学校系统教育后,能通过各种途径去继续接受教育,为将来职业转换做好充分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转变学习观念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与储存,学习就是适应,即面对新任务、新环境,能迅速吸纳多方信息,从容驾驭局面。从这个层面上,学习,归根结底,意味着学会生存———“这种学习更多地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4]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人生着眼,注重对大学生的“成人”教育

由于把职业生涯规划看成是就业指导这种狭隘的认,许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停留在报告中或文本里,而不是植根于鲜活的日常生活之中,或者根本就脱离了社会实际。这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不佳以及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眼高手低”。根据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侧重“个人兴趣”和“薪酬待遇”,但是选择“奉献社会”的比率却相对偏低,只有3.7%的学生选择了奉献社[5]。针对大学生的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涯规划,在生涯规划中,首先要解决人生观问题,即正确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在和周围的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的生活只有置身于整个社会的广阔生活之中,才能显出人生的意义。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要指导学生完成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这个过程不能仅通过狭义的学校教育,或者仅靠教会学生一些就业的方法技巧来完成,我们要从更深层次上来理解这个问题。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杜威提出了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社团、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社区服务等等都是大学生体味人生、分享为社会奉献之喜悦的好机会,外许多大学都非常重视通过这些途径,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作者: 高桂娟 

上一条:高校创业课怎么开 下一条:创业能力及其构成

关闭